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31.
How do we understand combat effectiveness – soldiers’ performance in battle? Despite the broad consensus that understanding combat effectiveness is important both for scholars and policymakers, there is widespread disagreement about what combat effectiveness is. More specifically, studies of effectiveness tend to focus on either the skill of soldiers in battle, or their will to fight. Yet both skill and will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an effective fighting forc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understanding combat effectiveness requires understanding both of these key components of effectiveness. In other words, combat effectiveness requires both the skill and will to engage the enemy in an organized manner. It then demonstrates the usefulness of this conceptualization by applying it to the cases of British, Indian, and Australian forces fighting the Japanes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Only when scholars are talking about the same concept will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militaries are effective in battle progress. By comparing different units fighting the same opponent under the same material conditions, I demonstrate that units vary both in their combat skill and their will to fight, and that understanding their effectiveness in battle requires analyzing both of these key factors.  相似文献   
532.
分析了系统总功率约束和各节点独立功率约束条件下的中继信道,提出了以最大化系统容量为准则的两跳中继系统联合子载波配对和功率优化分配算法。算法先进行子载波配对,然后选出一组信道增益最大的子载波进行平均功率分配,最后通过迭代得到功率分配结果。为了进一步降低系统复杂度,我们利用相邻子载波之间的相关性,用若干相邻子载波组成一个等效子信道。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在大大降低反馈量的情况下达到和注水功率分配几乎相同的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533.
针对脉冲功率电源连续循环放电吸能需求,提出一种1.9 MA级循环脉冲功率水冷模拟负载方案。考虑水冷负载与实际电磁发射负载的相似性要求,提出4×8钢管阵列组成的电阻网络,可方便实现电源不同组合方式的放电考核;针对1.9 MA级电流产生的脉冲电磁力可能引起水冷模拟负载损坏的问题,建立水冷模拟负载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电磁力计算和结构分析,保证水冷模拟负载稳定性;利用热网络法对模拟负载在循环脉冲模式下的强迫风冷却、自然冷却和去离子水冷却等方式进行了温升分析。结果表明:模拟负载采用钢管内通去离子水冷却效果最好,循环放电时温度可以恢复到初始状态,最高温度62.5℃,满足连续放电实验的需求。利用提出的方法设计一台水冷模拟负载样机并进行了连续2次1.9 MA放电研究,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负载结构运行稳定,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34.
超音速等离子制备Al/Ni涂层的性能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HEPJet)为平台,采用铝包镍(Al/Ni)自粘结粉末,借助Spray Watch2i在线监测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WE-10A万能拉伸试验机,研究了超音速等离子喷涂Al/Ni粒子的速度、温度及涂层的组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超音速等离子喷涂Al/Ni自粘结粉末时,与普通火焰喷涂不同,射流中无明显的放热反应特征,涂层中也未发现Al-Ni化合物;超音速等离子的喷涂功率、喷涂距离等参数对Al/Ni喷涂粒子的状态和涂层组织性能影响显著,当功率为54.6kW、喷涂距离为150mm时,Al/Ni涂层组织致密,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高达56MPa。  相似文献   
535.
ADTA-1:一种嵌入式异构双核微处理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核日益严重的功耗问题,利用异步技术在低功耗方面的优势,结合数据触发结构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嵌入式异构双核微处理器(ADTA-1).该设计将异步设计应用于嵌入式多核微处理器中,并在芯片中对异步微处理器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异步电路在多核微处理器中的有效性和低功耗特性,为进一步设计和实现低功耗异步多核微处理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36.
从无动力逃生梯的工作原理、自身优点、疏散能力和产品造价等方面与安全疏散楼梯进行比较,对无动力逃生梯部分替代疏散楼梯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最后得出可以根据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的实际情况部分替代疏散楼梯。  相似文献   
537.
提出了一种利用曲线拟含定量分析暂态振荡信号的方法.该方法给出的暂态振荡信号模型能够反映振荡的幅度和频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提出了利用曲线拟合方法确定该摸型的具体参数的步骤:首先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求出信号的上包络曲线,对其采用指数衰减信号模型来进行拟合以描述信号振荡幅度的变化参数;然后得到信号频率变化部分的正弦形式,利用 Hilbert 变换提取出正弦部分的相位,并采用幂指数信号模型进行拟合以描述信号振荡频率的变化参数.与以往分析暂态振荡信号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对信号进行定量分析.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曲线拟合方法确定模型参数,实现过程简单,均方根误差小;对实际信号的分析则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实际暂态振荡信号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38.
针对高层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问题,结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消防电源及其配电、应急照明等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39.
针对舰船主动力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种类多和系统不确定性等故障诊断问题,提出采用基于双因果键合图模型的定量故障隔离与参数估计方法。根据系统传感器配置方案,建立双因果键合图模型,通过因果路径分析,推导得到系统解析冗余关系,并获得故障特征矩阵。建立系统线性分式变换键合图模型,开展故障仿真,将其与双因果键合图模型耦合,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仿真试验,实现了舰船主动力装置的故障隔离与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对双因果键合图模型因果路径分析,可以避免手动推导系统解析冗余关系的繁杂过程;基于其部件构造方程的分析可以有效实现系统故障隔离与参数估计,实时跟踪和预测故障状态。  相似文献   
540.
舰船汽力装置变工况性能的图形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处理方法动态地描述舰用蒸汽动力装置及其设备的变工况性能数据,包括用图形交互的方式输入、显示和保存数据等关键内容.该方法已用于实际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